竺延风:岚图是东风实现品牌向上的实际行动
4月19日,岚图汽车首款量产SUV岚图FREE增程版和电动版首次亮相上海国际车展,并首发宝釉蓝、翡玉绿两款新颜色车型。发布活动现场,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为岚图站台,并接受媒体群访。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大力推动汽车电动化
记者:目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汽车产业转型有什么重要意义?东风作为汽车行业龙头企业,如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竺延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汽车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引导作用。从微观来讲,一台汽车的排放量并不算大;但从行业角度,结合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汽车社会结构,就会发现完全相反的事实。我国每年有2000多万辆汽车走向市场,加上2亿多的保有量,碳排放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所以,汽车行业节能减排对碳达峰、碳中和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要将现在的存量减少,可以通过改进传统燃油机和发展混动系统提高燃油效率,减少排放。另外,要结合行业转型,大力推动汽车电动化。经过十年以上的技术积累和准备,我们国家的电动化汽车产品,已经到了大规模商品化阶段。
“十四五”期间,国家提出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东风也做了相应规划。我们推出的岚图汽车就是高端智能电动化的产品,也是为碳达峰、碳中和作贡献的产品,同时也是我们的技术方向。
除乘用车领域外,东风在商用车领域也大力推进混动和电动化,氢燃料电池的相关研发与应用同步展开。这些都是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所做的技术准备。此外,“十四五”期间,东风在制造端的万元产值能耗也会下降12%至15%。
记者:东风在新能源领域的总量目标和比例目标是什么?
竺延风:到2025年,我们的电动车总量会超过100万台,比例会超过20%,这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数字。实际上,从现在的推进速度、市场需求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要求看,我们可能会加快,或超过这个设定目标。
在汽车高端智能电动化过程中,东风已实现主动主导
记者:针对汽车行业的“卡脖子”技术,东风有做什么样的突破和研发布局?
竺延风:我们已经对汽车关键核心技术进行了认真梳理,并发布了“东方风起”战略规划,其中一方面是掌握芯片等核心技术,另一方面是掌握软件开发、特别是智能算法方面的技术。东风已经进行了相应探索,并在更广泛的产业链范围内,跟国内外可开放资源通力合作,把东风打造成为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带动全价值产业链共同开发核心技术。
从目前来看,我们已具备相当大的主动权,特别是高端智能电动化过程中,在丰富的技术积累,以及国家整体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的要求下,东风已实现主动主导。
记者:如何看待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不约而同“向上”发展,东风将如何实现品牌向上?
竺延风: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岚图FREE的诞生,本身就是我们实现品牌向上的一个实际行动。在汽车普及过程中,大家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同时,互联网和IT技术融入汽车以后,移动平台的概念也在变化。我们提出了“第三空间”,与汽车单纯作为一个运输产品来讲,“第三空间”的概念完全不同。作为一个生存空间,它从过去的一维变成多维,所赋予的内容更加丰富,这也是品牌升级的重要内容。
岚图不是赶时髦的、一闪而过的产品
记者:这次上海国际车展,东风带来了哪些新产品、新技术?
竺延风:全新零焦虑高端智能电动品牌岚图首款量产SUV岚图FREE,正是符合目前汽车市场客户需求的产品。它拥有更时尚的外观,但是我们更追求“淡、静、雅”,因为它面对的客户是新中坚力量,也就是现在社会中的骨干群体。它不是赶时髦的、一闪而过的产品,更多的是韧性和底蕴。岚图FREE的智能座舱给人一种仪式感、尊严感,同时可实现手势、语音、神态等多种交互。乘坐体验方面,我们在它的大空间以及降噪方面有更多考虑,让出行过程变成一种真正的享受。我们已经向客户详细介绍了岚图产品,大家可以通过图片,了解岚图在安全上的设计,以及在各种自然环境下的适应性设计。
同时,我们还面向喜欢三厢车的群体,推出了东风风神奕炫MAX,客户可以同时感受到它的运动性、商务性和大空间。我们在车型尺寸上实现了突破,将更多的科技元素融入进去,让客户在同等价值下享受更丰富的内容。
我们提出的转型,就是让东风成为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科技企业,所以这次东风的展台赋予了更多科技内涵,展现科技与产品之间的深度融合,做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的引领者。
记者:当前,国企改革进入关键期,东风的改革如何推进?
竺延风:我们正按照相关要求,稳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实施。事实上,我们将岚图品牌定义为“新实力”,它既包含了“新势力”的市场化元素,又与东风50余年积淀下来的信赖感和责任感相融合,这里面本身就包含了改革。现在大家感受到的产品研发速度、生产效率,以及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等等,就是改革重要的成果,就是为了满足市场化竞争需求。未来,岚图将以每年推出一款新品的速度,继续巩固改革成果。
东风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筑牢基础,产品只是改革成果的一个体现,我们不再是一家传统的老国企,一个面向新时代的体制机制正在形成。(记者 周惠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