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博士:为中国电动汽车提供优质动力电池
2019/01/29 10:19
一锤定音
2643
0
2018年,中国将连续4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以及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中国政府的鼓励政策下,和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作为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产业更是发展迅猛,甚至出现产能过剩。
孚能科技作为国内动力电池的后起之秀,2018年前十月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全国第四,成为优质三元锂电池领域的一匹黑马。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博士,日前在北京就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以及动力电池发展趋势等问题,接受了【一锤定音】的专访。
孚能科技董事长 王瑀博士
一锤定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11月,中国车市整体出现负增长,但是新能源汽车继续高速增长。今年前11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百万辆,达到102.98万辆,同比增长68%。其中八成是纯电动汽车。作为从事动力电池的权威专家,你怎么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王瑀: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全球汽车企业巨头和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一项战略来推进。中国政府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实现汽车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并且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大力推进。
我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广阔,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发展更快。这与中国煤多电多的国情是相符的。而纯电动汽车要大发展,必须解决优质动力电池的问题。
一锤定音:你从事动力电池研发已有数十年,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动力电池产能过剩的问题?
王瑀:据媒体报道,一些地方盲目上马动力电池项目,造成了产能过剩。但是也要看到,动力电池产能虽然总量过剩,但是过剩的是中低端动力电池,优质动力电池产能不但不过剩,而是严重供不应求。就拿孚能科技来说,目前我们的产能只能满足订单的三分之一。
一锤定音: 你认为目前中国动力电池技术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孚能电池作为国内动力电池一匹黑马,又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王瑀:总体而言,目前中国的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方面,并不亚于国外同行。
孚能科技的全称是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是2009年由美国法拉塞斯能源公司在中国江西赣州投资设立的合资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的模块及系统开发、生产和销售。
孚能科技的国外投资方法拉塞斯能源公司,位于美国硅谷。研发团队早在1997年就开始在北美从事车用动力电池产品及技术研发,1999年开始专注于三元电池材料及电池的开发研究,是全球最早开发三元电池的团队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最早提出软包电池技术应用在汽车领域的团队。孚能科技产品2010年开始在北美和欧洲市场大量应用,为孚能科技的积淀了深厚的技术储备。
孚能科技研发的三元锂电池,其能量密度比竞争对手高出10%至20%,采用的软包结构安全性更高,成本方面也很有优势。正是由于这些优势,孚能科技的优质动力电池得到了国内外主机厂的普遍欢迎。
一锤定音:孚能科技目前给哪些汽车企业提供动力电池?
王瑀:北汽新能源是孚能科技第一个国内用户。采用孚能动力电池后,在不改变汽车结构的情况下,续航里程明显提升。多款搭载孚能科技动力电池的北汽新能源电动汽车成为畅销车型。
今年开始,孚能科技开始给长城汽车供货,明年将向广汽新能源、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车厂供货。同时,孚能科技与一汽、东风、上汽的合作也在快速推进中。目前,孚能科技与奔驰、宝马、大众、奥迪、雷诺、标致、沃尔沃、丰田、日产、本田、通用、福特等跨国汽车企业的合作也在有序进行中。
一锤定音:有媒体报道称,孚能科技最近与一家欧洲顶级豪华汽车企业签订了未来7年提供超过百亿欧元的巨额订单。能否透露更多一些细节?
王瑀:由于商业约定,不便于透露这家汽车企业的具体情况。这家欧洲顶级豪华汽车企业能够和孚能签订如此大单,说明孚能科技的产品是过硬的、技术是先进的,安全性也是得到了充分保证。据我们所知,这是至今在世界范围内整车厂与单一电池供应商签订最大的一笔订单。这一订单的签订,对于孚能科技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以及全球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锤定音:你刚才说,孚能科技目前的产能仅能满足三分之一的订单。如何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呢?
王瑀:过去三年孚能科技一直在满负荷生产,但受限于产能制约,每年仅能完成三分之一的订单。
今年2月,孚能科技完成了超过10亿美元的C轮融资,为扩大产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今年7月,孚能科技年产20GWh动力电池项目正式落户镇江,一期16GWh项目将于2019年建成投产。今年9月,孚能科技启动了欧洲生产中心项目,北美动力电池工厂也正按计划推进。这两个海外工厂初期规划产能均为10GWh。
除了赣州和镇江工厂,孚能科技未来还将在国内新建两个生产基地。按照规划,孚能科技的产能明年能达到10GWH, 2020年达到40GWH,力争到2022年以前,国内产能达到50GWh规模,届时可以满足100万辆电动乘用车的动力电池需求。
孚能科技致力于成为全球一流的动力电池企业,我们相信在中国政府和业界的大力支持下,这一目标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