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的下半场:智能底盘
2024是具体产品和AI结合得越发紧密的一年,智能手机、智能家电等产品开始探索更多与大模型结合的场景,而在汽车行业中有关“智能化”的讨论也在不断升温,尤其是近期的行业大热话题小米汽车,打开了行业、消费者对整车智能化的想象空间。
往早了说,2023年底行业龙头比亚迪就曾点明“下半场是智能化”这样的行业发展规律,并宣布要在智能驾驶、智能底盘等层面发力。
智能驾驶有着最强的议价权、最高的用户接受度,也是评判一款“智能车”综合水准的重要指标。它的“珍贵”还体现在技术落地的困难上,现在能够提供成熟智驾的车企屈指可数,而能够落地优秀智驾的车企更是凤毛麟角。
不过这样的局面在今年年初出现改变,一方面是横向覆盖范围的扩大,传统车企加大智能底盘的投入,加速打造智能驾驶生态圈。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丰田和华为的合作,以及大众新车途观LPro搭载大疆成行的智驾平台。
另一方面是智驾能力“全国都能开”的纵向普及,今年以来包括鸿蒙智行、小鹏等智驾头部企业频繁提及该词,其他的智驾车企如蔚来、理想等也将其视为年度目标,甚至于智驾表现一般的极氪、智己,也有信心在年底推出“全国都能开”的智驾系统。
智能底盘是迈向高阶智驾的基石。与传统汽车底盘相比,智能底盘有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要具备认知、预判和控制车轮与地面间相互作用的能力;二是随着自动驾驶等级的提高、驾驶员作用的逐步减弱,智能底盘要具备管理运行状态的能力。
同时具备以上两种能力的企业以头部车企、顶尖科技公司为主。比亚迪推出云辇平台,整合碎片化的车身控制,在最高阶的云辇-P上,更是推出了主动悬架,更好地适应越野、颠簸等各种复杂路面。接着华为推出途灵底盘,同样效法比亚迪,将高阶智驾传感器系统用于路面实时感知。再后来,蔚来汽车推出AI底盘,在实时路面实时感知的基础上加入云端融合感知,通过群体智能建立每一条路线的颠簸路况图层,以改善在恶劣天气和光照条件下的底盘表现。
多家车企在智能底盘一致发力的动向,意味着智能化的定义正在出现新风向。而智能底盘作为高阶智能驾驶的基石,正逐渐成为汽车领域新宠,未来产业规模的迅猛扩张可以预料。亿欧智库数据显示,自2023年起,其市场规模将迎来高速发展,并预计在2030年达到1435亿元的市场规模。3月汽车市场还透露出一个让人震惊的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突破48.2%,渗透率的提升将助力智能底盘扩大市场规模。
在动力性能变得廉价的前提下,车企换道晋级,重视核心技术、布局差异化,利用智能化技术提供高水准的底盘表现成为新的市场增长机会。随着消费者对整车智能化的要求不断提升,“智能化”能力对行业来说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甜头,而是能够决定产品乃至企业命运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