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动态推广

如祺出行开通深圳,首期将投入1000辆新能源车提供服务

2021/05/23 07:00
广州日报
2618   0

5月20日,在这个有“爱”的日子里,如祺出行做了一个有“爱”的行动:开通深圳,为深圳市民提供专业网约车服务。严格上讲,这份“爱”,不止局限于深圳,还同时涵盖广州、佛山和珠海。开通深圳之后,这四座城市之间的城际交通,多了一个新的选择。即,除了高铁、自驾车、大巴之外,还多了专业网约车。

如祺出行开通深圳,首期将投入1000辆新能源车提供服务

广汽集团副总经理高锐(左三)、腾讯公司副总裁钟翔平(左二)等出席如祺出行深圳开城发布会。

选滴滴,还是选如祺?消费者“全要”

什么是专业网约车?专业网约车相对应的,便是普通网约车。普通网约车平台是开放的,司机是流动的,司机可以借口收入低、工作时长、工作强度,随时退网,没有逃逸成本。相比于普通网约车,专业网约车也在“开放”,以如祺出行为例,除专车之外,还提供顺风车。不同之处在于,专业网约车整体是闭环的,从司机培训到车辆提供,再到服务标准,都是尽可能的一贯、一致、可持续——不会因为地方不同,而出现不同。

在专业网约车领域,司机是有归属感的,是企业员工,能够共享企业发展红利。所以,搭乘专业网约车,可以享受更为专业、周到的服务。如祺出行还专门设立奖金和措施,鼓励旗下司机“主动作为”“主动服务”。当乘客遇到紧急情况,如祺出行司机都是尽最大努力,提供帮助。

在汽车行业,没有一家汽车企业、一种技术路线是垄断的。同样,在网约车领域,滴滴和如祺出行们并存,多平台同时提供服务,才会让移动出行变得更加的多样化,也更能够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消费者不做选择题,对于“选滴滴,还是选如祺”,消费者的答案是“全要”,网约车市场发展也在印证这点。

首期将投入1000辆新能源车提供服务

回到“如祺出行开通深圳”这件事本身。做最懂大湾区的出行品牌,这是如祺出行的坚持,也是一直在做的事情。在开通深圳站之前,如祺出行已经进入广州、佛山、珠海,深圳是如祺出行开通服务的第四座城市。尽管刚刚开通,但如祺出行在深圳提供的范围便包括罗湖、福田、南山三区全域,及宝安、龙华、龙岗部分区域。首期将投入1000辆新能源车提供服务,推广期内深圳新注册用户将可获赠150元打车优惠大礼包。

此外,在深圳用户最为关心的“服务标准”上,如祺出行CEO蒋华表示将为深圳用户提供无差别满意服务。即, “1+1+1”标准服务管控模式:“一样的司机准入”“一样的服务培训”“一样的品质管控”。蒋华反复强调,如祺出行会通过管理标准化从源头把控司机服务品质,在广州如此,在深圳也一样。

从此次发布的诸多信息来看,如祺出行开通深圳站服务,并非是突然的决定,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准备。某种程度上,佛山站和珠海站更像是前哨站,为开通深圳站,上演一场“大戏”,做准备。

涟漪模式进入“双核时代”

以深圳站开通为分界点,如祺出行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在深圳站开通之前,以广州为中心,如祺出行是在沉淀成熟的运营和服务管控体系,再复制到周边区域,高效获得中心市场认可,并充分利用城际溢出效应挖掘周边增量市场潜力,从而夯实业务基础,构建业务壁垒。

在深圳站开通之后,如祺出行形成广州、深圳“双核布局”,以广州、深圳为两大核心,向周边区域扩散,为大湾区完善大湾区城际交通基础设施,构建面向世界的交通出行体系,注入新的动力,并释放更大的边际效应。

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从广州开城到佛山站开通,如祺出行用了一年多时间;从佛山站到珠海站,只用了十个月时间;而从珠海站到深圳站,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

无论是广汽,还是腾讯,又或是如祺出行,都同步加快了节奏。这中间,还经历了影响深远的疫情,否则节奏还会加快。此前一直不疾不徐的如祺出行,明显调换了频道,开始以天为单位,与时间赛跑。

开通深圳远不是终点,在深圳之后,根据规划,如祺出行还将服务于更多的城市。而开通新城的节奏,会随着深圳开通而提速。因为,深圳是继广州之后,如祺出行另外一个“核心”,地位与广州持平。涟漪模式,这是如祺出行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可以想象,在一个池塘里,分别丢入一块石头和两块石头,引发涟漪的速度、范围和深度,显然是后者更快、更大、更深。

为何加速?市场增速放缓

立足广州,相继推出专快车、顺风车、企业用车等业务板块,推出“祺立方”技术平台,从源头上管控司机,解决了“涟漪模式”的底层架构设计;从广州到佛山,从珠海到深圳,则印证了涟漪模式的可行性;累计用户超过500万元,良好市场口碑的形成,也证明专业网约车模式,是符合大湾区出行需求的。

然而,要成为网约车的头部企业,如祺出行还有相当遥远的路要走。根据交通运输部,今年4月,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共收到订单信息7.6亿单;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338.9万本、车辆运输证127.7万本。其中,订单信息受季节波动影响大,最能反映行业景气程度是网约车驾驶员证和车辆运输证——这两个数字,已经连续多月,是持平或微增状态。

不管愿意承认与否,网约车市场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已经相当有限,市场增速也已经明显放缓。这也就是可以解释,滴滴一改三年前“不造车”的初衷,也开始下场造车。市场和时间,也不允许如祺出行再“按部就班”。

对一个后起品牌,在一个成长性的市场机会总是更多一些。如果市场逐渐见顶,格局一旦固化,后来者要想颠覆这个市场格局,就会异常艰难——除非你拥有什么真正的革命性的独家技术。因此,未来三到五年,也许就是中国市场留给如祺出行的最后窗口期。无论是广汽,还是腾讯,又或是如祺出行本身,都清楚地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必须要快。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周伟力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周伟力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赵冬芹


0 条评论
图片
图片 确定
注册
验证码
手机修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