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车文章

西安问鼎“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满电续航”路在前方

2023/03/01 07:00
西安发布
2081   0

比亚迪汽车西安生产线(记者 窦翊明 摄)

一场巨变,已然发生。

全球能源价格暴涨,新能源汽车产业站上风口,中国汽车行业加速洗牌。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狂飙突进,“新能源汽车之都”的角逐日益激烈。在这场激烈的“竞赛”中,西安拔得头筹。在已披露数据的全国主要新能源造车城市中,西安2022年生产新能源汽车101.52万辆,同比增长277.7%,成为“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

西安问鼎“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满电续航”路在前方

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超车”

日前,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网发布我国2022年12月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数据——2022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2747.6万辆,同比增长3.4%。在充满不确定性的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交出了一份超出许多专家预期的答卷。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爆发式增长,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在此背景之下,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竞争自然激烈,众多城市都在大施拳脚,频频发力。

特斯拉扎根上海,合肥引入蔚来,小鹏牵手广州,新能源汽车发展呈爆发式增长。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到武汉、重庆等传统汽车产业重镇,再到合肥等新兴汽车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高地正在加速形成。在蔚来、小鹏、理想等我国第一批造车新势力崛起后,资本加持下的入局者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产能不断增加。 随着汽车产业的变革与升级加速,浙江、安徽、湖北、江苏、吉林等省份持续加码押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作为“后起之秀”的西安,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上精心谋划,稳扎稳打,“满电续航”,后来居上。

作为西安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西安汽车产业2022年度呈现高增长、高质量态势。全年实现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生产汽车125.63万辆,同比增长96.7%。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占全国份额14.1%,位居全国第一。可以说,全国每生产7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西安造”。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主要新能源造车城市中,2022年上海市生产新能源汽车99万辆,同比增长56.5%;柳州市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量突破65万辆,增长35.5%;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量55万辆,同比增长183.4%;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量36.9万辆,同比增长142.5%;西安市生产新能源汽车101.52万辆,占汽车总产量80.88%,同比增长277.7%。至此,“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的桂冠花落西安。

和主流车企携手共进

曾经,成本居高不下、技术不成熟、安全有隐患、充电不方便等一系列问题使新能源汽车成了不被大多数消费者看好的“异类”。然而,对于拥有雄心壮志的比亚迪而言,始终相信领先的核心技术一定会让新能源汽车成为“大众潮流”。

西安夺取“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的关键,即来源于20年前与比亚迪的深度绑定。

2003年,比亚迪落户西安,进入汽车领域,相继落子乘用车、商用车、电子、汽车金融、轨道交通和动力电池等全产业链业务。弹指一挥20年,西安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耕不辍,逐步掌握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实现了创新链标杆引领和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不仅解决了“卡脖子”难题,还一跃成为全球车企巨头,带动了西安汽车产业狂飙突进。

过去一年,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等颠覆性技术,坚持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两条腿”走路,迎来了技术、产品和市场的爆发式发展。2022年,比亚迪在西安累计实现产值1827亿元,同比增长超155%。其中,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实现产值1362亿元,同比增长超220%,生产整车100.8万辆,同比增长超145%,结束了西安没有千亿级企业的历史。

比亚迪等产业巨头的强力支撑,是西安在竞争中“超车”的主要因素。在2022年西安生产的101.52万辆新能源汽车中,比亚迪生产基地生产新能源汽车99.5万辆,占比97.9%。西安比亚迪以一己之力支撑西安汽车产业跨过2000亿元产值大关。西安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实现产值296亿元,同比增长3.3倍,为西安再增一家百亿级企业。

“随着比亚迪三期新项目的投产,一分钟就可以造出两辆整车。”此前,比亚迪西安地区总经理刘振宇曾在采访中表示。不仅如此,比亚迪西安四期项目目前也正在酝酿中。

如今,西安已成为比亚迪继深圳总部外,发展质量最高、布局产业最全、增长最快的全球战略性基地。截至2022年底,比亚迪已在陕布局企业超20家,产业链布局正不断延伸,如锂电池、云轨交通、半导体等,形成了包括乘用车、商用车、电机、动力电池、汽车金融、轨道交通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格局。

除了比亚迪的强力支撑外,西安与吉利汽车等主流车企也实现了深度合作,通过整车带动产业链布局。吉利汽车西安制造基地已建成吉利全球首个全架构、全能源、全车系超级智能“黑灯工厂”,成为国内整车企业的首个零碳工厂。到2023年4月,随着第二款纯电产品的上市,西安吉利将实现燃油、混动、纯电3种产品形态,5个车型的混线、共线突出生产能力,生产节拍可达60JPH。

另两家龙头企业也表现不俗。陕汽掌握有新能源商用车核心技术,研发出混合动力压缩式垃圾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港口车、增程式环卫车等新能源特种车。2022年以来,陕汽新能源产品与服务认可度持续攀升,订单与销量同比增长超300%,位居主流企业前列。法士特新能源产品全面覆盖了卡车及工程机械等应用领域,在新能源重卡市场占有率超过50%。

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企业提前布局,通过技术创新抢占市场先机;另一方面得益于近年来西安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给力。

《西安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西安市汽车产业链发展推进方案(2018-2025年)》《关于推进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西安市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提升方案》……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加快了西安抢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高地的步伐,也为西安问鼎“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产量第一”向“全能选手”转型

问鼎“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后,西安如何才能坐稳第一“宝座”?

多位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家表示,去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以微弱优势反超上海,并未形成压倒性优势,西安欲坐稳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宝座”,还应多方发力。

从现实情况看,西安新能源汽车规模总量依然偏小,产品结构偏单一,高端车型、附加值高产品尚未布局。

专家建议,西安必须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抓好陕汽、西安吉利、比亚迪二期等企业新能源车增产量、扩品种、创品牌的工作,持续扩大规模,充分释放新建和新引进项目产能,以多维度政策支持比亚迪、吉利汽车布局更多车型,持续导入高端化车型,并加快推进现有热销车型迭代升级,提升附加值。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车产量并非衡量产业实力的唯一指标,西安在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供应链风险抵御及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西安需要从“产量第一”向“全能选手”转型。

“除整车企业外,少数供应链企业有自主创新和研发投入,但大部分高附加值、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及部件依赖外供,西安原有供应链企业配套能力不足,乘商兼容度不够,以至于本地配套率不高。”多位专家表示,加快核心技术突破是关键,西安应充分利用自身能源和科教资源,鼓励、引进企业在西安建立研发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技术成果本地转化,组织重大技术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补齐产业技术短板,逐步构建自主可控的汽车产业链条,提升西安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专家指出,西安若需进一步加强供应链风险抵御力,应着力强化汽车产业链协同,供应链均衡发展,加快推进重大配套项目建设,强化核心部件招商力度,强链、补链、延链,增强产业集聚能力,促进集群化发展。抢占新能源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整车与零部件等同关注,均衡发展将为西安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面对激烈竞争,西安正在迎难而上。在2023年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依托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发挥链主企业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培育一批五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千亿级现代化产业链。其中,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发力点。

万事俱备,东风已来。在多项新能源汽车综合政策的助力下,叠加当前市场“风口”,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迎风而上”,向下一个辉煌“满电续航”。

来源:西安日报 记者 黄晓巍

(责编:程雨萌)

0 条评论
图片
图片 确定
注册
验证码
手机修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