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座博物馆是建在深海之中的,你敢相信吗?
- 车型:
- 分类:
- 裸车价: 万元
- 购于:
- 油耗: L/100km
- 购车地点: -
- 当前里程: 公里
- 养车费用: 元/月
- 综合评分:
满意:
不满意:
在加勒比海北部的坎昆,就有这样一座海底雕塑博物馆,隐藏于海浪下8.4米深的地方,占地420平方米,由400多个人形雕像组成,看上去相当宏伟壮观,有人说这是墨西哥版本的兵马俑,也有人说这是现实生活中的 “亚特兰蒂斯”。
人形雕像都是真人般大小,姿态表情迥异,动作面貌各不相同,有些雕像在看电视,有些雕像在骑自行车,大多都是极其平常生活化的场景,但若是在不知情的前提下,偶然间在水下亲眼目睹,那绝非平常心能够对待了。
这座博物馆被称为 “沉默的进化”,是由英国艺术家 詹森·迪凯雷斯·泰勒一手打造。
詹森出生于1974年,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圭亚那人,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欧洲和亚洲,超喜爱探索马来西亚的珊瑚礁,这些美好的童年为他日后的海底雕塑提供了最懵懂的创作灵感。
长大后,他成了一名擅长潜水的雕塑家,爱好摄影,也注重环保,开过一家潜水用品店,业余时候做做雕塑,玩玩摄影,日子过得平凡且低调。
一直到2004年,詹森卖掉店面和设备,来到加勒比海上的格林纳达小岛上,决心要换过一种全新的生活。在岛上他专心致志的创作自己的雕塑,第一件作品是一件人形雕塑坐在桌子前,用打字机在打字,詹森将其取名为 《迷失的通讯员》。
作品一完成,詹森脑海中就产生了一个奇特的想法:若是将雕塑投入海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为了得到答案,他找来了海洋生物学家和潜水组织,一起将雕塑沉入海底,并开始对其进行阶段性的观察。
刚入海不久,雕塑上便长出了少量的海藻,渐渐地,周边积聚的海洋生物越来越多,过上一段时间再看,已经有珊瑚在雕塑上安家,还有鱼群过来觅食。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神奇有趣的发现,连詹森自己也感到震惊。消息一传出,就引起了当地旅游部门的关注,并获得其大力的支持。
要知道作为著名的海滨胜地,格林纳达每年都要接待超过40万的游客,但附近的珊瑚礁破坏程度日益加剧,生态压力大,旅游部门正愁着没有一个分流游客的好去处。
珊瑚礁有“海洋热带雨林”之称,由珊瑚虫这种微小生物“建造”,一年仅生长几厘米且质地脆弱。虽然它们在海底的覆盖面积不足1%,却是世界四分之一以上海洋生物的“安乐窝”。
科学家指出,近年来,天然珊瑚礁遭受飓风、污染和全球变暖重创,近30%的珊瑚已经消失,剩下三分之二也面临严重威胁,而业余潜水者的不留心也会对珊瑚礁造成严重的破坏。
于是,从2006年开始,詹森就全身心投入去打造世界上第一个水下雕塑公园—— “Moilinere海湾雕塑公园”,深度大约在海平面25米之下。
目前为止,占地面积800平方米,拥有75座雕塑。其中有一组雕塑,是26个人形雕像手牵着手围成圈, 詹森说:“这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生存的象征。”
不久,“Moilinere海湾雕塑公园”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 “世界25大奇迹之一”,詹森在国际上声名大噪,成了艺术圈内黑马般的人物,真正地挤入雕塑大师行列。
坎昆作为墨西哥保存最好的一座玛雅和托尔特克人的古城,海洋旅游业发展繁荣,但和格林纳达一样面临着巨大的海洋生态压力。
2009年,詹森应坎昆海洋公园经营者之邀,以当地人为原型,将200吨雕塑沉入海底,建造了当时全球唯一一座海底博物馆,成了每年80万游客去坎昆潜水的又一大吸引点。
雕塑上的海绵动物,远看就像脸上皮肤的组织纹理;珊瑚自由攀长,如彩色的鹿角一样鲜活美丽;锦上添花的珊瑚藻,让雕塑“面目全非”,这大概就是大海对这些外来物一种热情的欢迎仪式吧……詹森把这组作品命名为《沉默的进化》。
2016年,詹森所建造的 “大西洋博物馆”再次闻名于世,文明的中心装置是“穿越卢比肯河”,它描绘的是35个人一同走向30米长、4米高的墙的过程,墙的中央是一扇长方形的门。
詹森说:“这些雕塑,不是为了纪念已经逝去的生命,而是为了唤醒人们对于整个地球的理解和责任。”
为了海洋生物能够在雕塑上顺利地繁衍生息,詹森所有沉入海底的作品都特别选择了中性酸碱度的生态混凝土,这种生态混凝土可让海洋生物栖息在其粗糙表面或空隙内。
在排列上也有所讲究,大多数雕像形成一只眼睛的形状,旨在控制和分散洋流,降低洋流引发的热带风暴造成的危险。
对詹森而言,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艺术与环境科学之间的有机互动,缓解人类与海洋之间的紧张关系,同时借海底人形雕塑与海洋生物之间的和谐相处,来引发人类更为深层次的思考。
(图片来源于第二自然及网络)
单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