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文鱼到电动汽车,中挪正多领域深化可持续发展合作
05/27 09:00
澎湃新闻
1830
0
今年是中国与挪威建交70周年,挪威外交大臣艾德是2024年访华的第一位欧洲国家外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2月在北京与艾德举行会谈。近日,挪威工党主席、政府首相斯特勒在奥斯陆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石泰峰。两次会谈都提到,双方将深化绿色转型、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
气候与环境领域合作是中挪关系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重目标的推动下,推动绿色转型的领域蕴含巨大商机,海事和航运相关行业备受关注。”挪威贸工渔业部国务秘书 Tore O. Sandvik 5月23日在上海出席“挪威潮”(Norway Now)活动时向媒体介绍称,挪威越来越多的氢能、海上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公司到中国发展。与此同时,也可以看到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正在快速增长,许多中国品牌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主要购物街上都设有展厅。
5月23日至26日,挪威驻上海总领事馆、挪威创新署、挪威海产局和挪威在华商会联合推出“挪威潮”——Norway Now,在今潮8弄将举办一系列活动。
除了传统的绿色产业合作之外,在华销售的挪威海产品当中,也有两国在海洋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成果。挪威企业与中国地方政府合作,引入北欧先进循环水技术在宁波象山实现了大西洋鲑鱼的本土化养殖。
“挪威与中国的合作正当时,”挪威创新署首席执行官Håkon Haugli表示,绿色转型并不只发生在某一个单一行业,海洋和能源领域可以看到绿色合作的更多机遇。
涌入中国市场的挪威三文鱼
挪威海产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挪威三文鱼对华出口量同比上涨65%。挪威海产局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Chramer表示,中国是挪威海产品的第二大增长市场,去年销量猛增得益于疫情结束后的消费反弹。不过,由于来自智利和新西兰等其他国家产品的竞争加剧,今年3月份对华出口量下降,4月份又有所回升。但基于与中国零售商、进口商以及餐厅和酒店的长期合作关系,在中国的业务逐年稳步增长。
大西洋鲑鱼,也就是俗称的三文鱼,主要分布在挪威等附近海域。值得一提的是,挪威企业将养殖技术、养殖设备带到了中国,大西洋鲑在宁波象山实现了本土化养殖。
三年前,宁波象山引进北欧(中国)鲑鱼RAS陆基养殖项目,占地面积约300亩。诺帝克水产(宁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在中国投资的挪威公司,从冰岛引进多批次的鱼卵,顺利进入象山基地,采用世界先进的循环水养殖模式进行培育。
来自挪威的企业负责人,诺帝克水产(宁波)有限公司总经理童安睿向澎湃新闻介绍,在中国本土培育大西洋鲑鱼的想法最初来自于一名在宁波工作20多年的挪威人,此后与象山政府达成合作协议,从2022年开始从冰岛引进鱼卵,在北欧(中国)鲑鱼RAS陆基养殖基地进行培育,从一颗鱼卵长到可以“出栏”的程度,要历时两年。
5月23日,童安睿在“挪威潮”介绍北欧(中国)鲑鱼RAS陆基养殖项目。
这一养殖基地建设在距离东海几十米的象山高塘岛乡,也是亚洲第一个采用RAS(循环水养殖)技术的陆基鲑鱼养殖项目。诺帝克水产公司与传统的养殖方式相比,大大减少养殖用水,养殖废水经过处理达标之后排放到大海,废水里过滤出来的干物质,再和当地农业企业合作,用作农作物肥料,助力海洋的可持续发展。童安睿说,循环水养殖技术从挪威引进,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而且离宁波很近,因此可以便捷运输到各地。
进军挪威市场的中国电动汽车
借绿色转型东风,中国电动汽车发力欧洲市场,而挪威是许多国产新能源汽车出海欧洲的第一站,其中重要原因是,挪威在改用电动汽车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力争在2025年前成为第一个停止销售汽油和柴油发动机的国家。
挪威公路联合会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挪威电动车在新车销售中占比82.4%,比2022年增加3.1个百分点。在所有汽车品牌中,特斯拉、丰田、大众分别位居该国去年新车销量前三位,沃尔沃、名爵、极星、比亚迪等汽车品牌销量进入前20名。
挪威贸工渔业部国务秘书 Tore O. Sandvik指出,受益于优惠的税收政策和激励措施,在挪威,新型电动汽车现在比汽油动力汽车更受欢迎,其中包括许多中国电动汽车品牌。这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不仅改变了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也促使他们选择更环保的交通方式。
问及对于中国电动车在挪威市场竞争的建议时, Tore O. Sandvik表示,这是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实际上各国品牌的电动车,舒适度都得到了提升。对于挪威用户来说,比较喜欢新科技,车里如果有一些带有科技感、很酷的东西会具有吸引力。他笑称,最佳建议是要生产出最好的车。
5月22日,Tore. O. Sandvik一行还到访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参观了特斯拉Model Y总装车间和质量检验线。他表示,这座位于上海的超级工厂1个小时就能造100辆整车,令其大受震撼。尽管不是中国品牌,但是汽车生产的过程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而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澎湃新闻记者 陈沁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