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预亏新能源和国际业务保持强劲增长
1月30日晚间,上市车企江淮汽车公布了2018年业绩预告,预计2018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亿元左右。预告还显示,导致出现亏损的原因包括:因应收账款、存货、专用模具、专有技术等因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较上年同期增加4亿元左右;受部分合营企业项目正处于费用投入阶段,尚未进入销售运营等因素影响,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3.5亿元左右;公司继续坚持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新车型平台等领域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加;汇率波动和融资成本上升,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
从原因来看,导致江淮汽车业绩下滑既和行业的变化有关,同时也和企业自身处于转型期需要不断加大投入有关。从行业情况来看,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2.76%,28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受行业不景气影响,2018年江淮汽车销售整车及底盘46.24万台,同比下降9.48%,其中乘用车、客车销量下滑明显,整体盈利能力下降。
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看,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期,调整结构、加大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短期业绩。当前,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相互融合。资料显示,在新能源领域,自2002年以来,江淮汽车坚持迭代研发,三代产品陆续推出,掌握新能源核心技术,截止到目前,累计示范推广突破1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产业链布局上,形成了合肥和安庆两个整车制造基地;江淮华霆、合肥道一两个合资企业;与电芯企业国轩高科、天津力神、深圳比克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实际上,尽管整体出现亏损,但2018年江淮汽车在包括新能源车、国际出口业务等方面仍然出现了不少亮点。在商用车业务方面,轻型商用车全年销售近20万辆,销售规模稳居行业第二;新能源商用车自推出以来广受好评,全年累计销售近3600辆,同比大幅增长380%;高端重卡跨越K7全年累计销售2000余辆,同比增幅近90%。
在新能源乘用车业务方面,江淮汽车新能源乘用车自上市以来,累计销售近11.8万辆。其中2018年,江淮新能源乘用车在补贴标准退坡的情况下销售5万余辆,同比增长80%,逐步起到了公司经营效益和转型的支柱作用。江淮汽车与蔚来汽车联合打造的世界级智造工厂,采用“互联网+智造”模式,拥有国内自主品牌首条全铝车身生产线,配备大量智能化设备,整体自动化率更是高达97.5%。2018年江淮新能源在私人用户领域累计销量五万余辆,行业排名第二。
在国际出口业务方面,2018年江淮汽车出口各类整车7.4万辆,销量同比增长13%,出口排名位居行业第四位,行业占有率7.5%,其中,轻商产品出口1.8万辆,同比增长6%,其中,中高端轻卡出口排名行业第一,皮卡出口增长49%,位居行业第四位;乘用车出口5.4万辆,同比增长17%,位居行业第四位。目前,江淮汽车已出口到南美、欧洲、非洲、亚洲等区域,并初步进入了欧洲的土耳其、意大利及北美的墨西哥等高端市场,与全球130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越南、伊朗、墨西哥等国家建立了19家海外KD组装工厂,国际市场KD组装占比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