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加码布局新能源汽车,国内电动化趋势凸显
据媒体报道,新上任的通用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通用中国总裁柏历透露,通用汽车第三代电动车平台(BEV3)将被引入中国市场。柏历同时谈到,通用正在密切与中国本土供应商展开合作,他本人曾亲自赴宁德时代参观考察,未来不排除与后者展开合作,以降低成本及合规风险。此外,德国将在购买电动汽车上实施双倍补贴。
此前大众汽车斥巨资同时入股国内锂电池企业国轩高科及整车生产企业江淮汽车母公司。根据最新战略规划,未来十年,大众将在全球累计生产2600万辆纯电动汽车。为了保障集团未来电动车的生产和销售,大众也加大了全球范围内动力电池的布局。
此次通用也明确了新能源车入华战略,进一步凸显了中国作为新能源车全球领先市场的地位。
在全球汽车产业生态进行调整的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符合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特征。
2019年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幅度较大,导致行业增长失速,后期政策逐步纠偏,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促进汽车消费成为稳宏观经济的重要托手,新能源汽车消费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受到决策者的重视。
根据中汽协数据,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0.5万辆,同比下降3.4%,首次遭遇年度负增长。2020年一季度受到疫情影响,企业开工延迟、消费需求不足,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11万辆,同比下降58.2%。
但另一方面,截至2019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81万辆,占比仅仅为1.46%,未来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行业仍处于高速成长期。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复杂的产品系统, 其直接相关的产业链环节包括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的电池、电机、电控等组成展开, 并逐步延伸至上游的锂、稀土资源及下游的配套设施、销售等。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要由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整车及充电桩等领域构成,其中动力电池板块可划分为原材料(钴、锂等)、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锂电设备、电池、电池零 部件等。
在新能源车产业链上游,供给(资源)的话语权越高,产业链下游,需求(市场)的话语权越高。对于上、下游,资源供给、整车销量等高频数据分别是核心变量。中游制造环节(部件/制造/产品)处于微笑曲线中间,本质上为加工属性,因此成本控制能力为核心竞争要素,企业竞争壁垒来自原材料掌控能力及技术迭代速度。
动力电池
在锂电池产业链上,我国已基本上全部完成进口替代:从原材料角度来看包括上游锂钴等化石能源,隔膜、六氟磷酸锂、电解液、正负极等关键材料均实现了出口。
据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至126GWh,其中中国约68GWh,海外58GWh,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超1050GWh的预期,对应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空间2025年可超6000亿元。2021年欧洲将带动海外需求大幅增长,全球新能源车进入增长快车道。
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从2017年130多家减少至70多家,数量骤减。2019年动力锂电装机前三 甲依旧由宁德时代、比亚迪和国轩占据,其中宁德时代装机量市场占比51.8%。5-10名之间卡位激烈,其中亿纬锂能凭借客车和专用车的放量跻身前五,装机量同比增长44%,欣旺达跻身前十。
电机电控
电机电控占新能源汽车总成本的10%左右,电机电控市场规模短期受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影响,中长期看仍有较大成长空间,预计至2025年全球电机电控市场规模有望超过800亿元。
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阶段,电驱系统市场竞争激烈,份额分散。未来国内电驱行业面临海外供应商的冲击,市场集中度或将有所提升。
据GGII数据,2017年至2019年1-11月,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电机电控份额由于自家新能源车销量高而占据Top3位置,其电机电控份额相当于其新能源车市场份额,但集中度有所下降。
充电桩
充电桩制造厂商:主要分为三类:运营商、国网系公司和第三方供应商。运营商以特锐德、星星充电为代表,生产充电桩自用并且外销;国网系公司以许继、南瑞为代表,在国网招标中有较大优势;第三方供应商以科士达、奥特迅等为代表,充电桩业务营收体量明显小于前两者。
截至2020年4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8家,分别为:特来电运营15.5万台、星星充电运营13.1万台、国家电网运营8.8万台、云快充运营4.1万台、依威能源运营2.5万台、上汽安悦运营1.9万台、中国普天运营1.4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1.3万台。行业集中度高,CR8达到88.8%。
随着国内市场的壮大及补贴政策的淡化,海外巨头进入国内市场的脚步正在加快,对产业格局带来新的冲击。
在全球电动化大浪潮的背景下,以锂电池为核心部件的产业链迎来了持续的增量需求,未来或将有更多车企采取入股动力电池厂商的方式缓解供给压力,产业链中上游仍将是行业未来重点投资领域。
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受到政策支持力度略超出此前预期,全年有望在外资车型的增量拉动下,实现销量降幅逐步缩窄并有望转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