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车文章

话说电动汽车(四),电动汽车技术哪家强?

2021/03/01 09:00
腾讯新闻
2346   0

‘技术哪家强’这句话听上去是不是有种朗朗上口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的,经过唐国强先生的千叮万嘱,它早已深入了人心。

在这里我们不妨借用这句心灵之问,问问电动汽车行业技术哪家强?可能大家不假思索就给出答案,特斯拉和比亚迪。的确,在电动汽车领域她们都是顶尖的存在,是全能的高手。


话说电动汽车(四),电动汽车技术哪家强?


纵观百年汽车史,偌大的中国更多的时候只是默默无闻的观众,到了后来才慢慢成了陪跑,但从未有缘过主角,到了今日也只能说是大,而不能称强。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刻骨铭心的不过于发动机技术落后的问题,而电动汽车的兴起,给了中国弯道超车的希望,核心技术问题自然成了挑动人们神经的焦点。

电动汽车有哪些核心技术呢?通常的说法是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在传统汽车里其实也有这三种东西,但不是关键的存在,或没引起关注,如蓄电池和启动马达(电机)虽然不可或缺,但也不是关键的部件,技术要求也不高,而电控技术非常重要(特别是高档汽车),但长期掩盖在发动机的光芒之下,并未引起关注,直到电动汽车的兴起才走到了台前。

让我们来聊聊这些核心技术吧,先看看电池,作为这场汽车产业革命的发起者,无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动力电池就没有电动汽车。而我们知道,在传统的汽车领域,电池只是边缘应用,与汽车制造并不属于同一个工业分类,换句话说它实际上属于其他的科学领域,一个传统汽车制造业不擅长的领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真正掌握动力电池技术的寥寥无几,基本上都是那些专业电池厂的天下,比亚迪只是个例外,因为比亚迪原来就是做电池的。因此可以看到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这种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大多的电池厂作为汽车厂之外独立的存在,为后者提供公共产品(动力电池),这将是一种常态。电池行业的竞争是行业内厂家与厂家、研究机构与研究机构之间技术以及工艺的竞争。目前我国动力电池技术处于世界领先位置,而作为国家战略中重中之重,未来也不可能在这个环节上掉链子。

尽管电机在燃油汽车里用得并不多,但作为工业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早已发展到非常成熟的地步,后来用到电动汽车的充其量只不过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作些改进而已,也可以理解为:没有哪家电动汽车厂在电机方面取得真正意义的领先,最多只是先发几年的优势而已;任何汽车厂都可以得到相等或相近的技术,只要付出足够大的代价;对于科研实力强大的厂家,就算起步晚些,造成了相对落后,也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追上,因为单一技术的攻关远比系统性的容易得多。另外,电机技术的发展是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像信息技术那样日新月异,所以各大型汽车厂之间的电机技术势必逐渐拉近。

在燃油汽车一统天下的年代,发动机技术好比一筑高墙,墙的内外分别是汽车行业与非汽车行业,墙内是相对封闭的行业竞争,墙外的基本进不来。电控好比人体的大脑和神经系统,通过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然后做出决策,其中对发动机的管理则是重中之重。作为核心机密,汽车厂断然不会将发动机的电控技术假手于他人,只能是各家各户关起门来自己捣鼓的不传机密。汽车厂唯一需要的外援就是芯片(可以理解为计算器),其实也往往是厂家自己设计然后委托芯片厂生产的代工品。而墙外的高科技企业就算本事再大也没有插手的机会,只能望洋兴叹了。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汽车电控技术,是电子计算技术与智能化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而不代表电子行业的最高水平。

然而,当失去发动机这个屏障以后,域内竞争演变成了开放性竞争,传统车企多年来积累的电控技术在高科技企业面前荡然无存。而在未来更为激烈的智能化的竞争中恐怕更不是汽车厂的菜了。

高科技企业可以作为竞争主体厂家的身份进入,如特斯拉,还有传说中的苹果;也可以作为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身份存在,如华为,身份超然,实则无冕之王。

由此可见,我们似乎不能用原来的经验去断定哪家车企技术强弱,而是需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观察事态的发展。

总之,目前的情况非常复杂,是一个混沌未开的状态,技术并不是影响车企发展的唯一因素,车企的竞争是体系化的竞争,资本、理念、组织能力等等同样至关重要。

0 条评论
图片
图片 确定
注册
验证码
手机修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