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关注

大众宣布2020年将在华交付40万辆新能源汽车奥迪成为电动攻势主力

2018/11/18 17:49
亿欧
2346   0

11月15日消息,大众汽车集团在广州召开了集团层面的媒体发布会,展示了公司在电动汽车、移动出行解决方案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愿景。同时,该集团还展示了大众汽车品牌的旗舰车型“全新一代途锐”、斯柯达的新款轿跑SUV科迪亚克GT以及奥迪车队的Formula E的赛车样车模型。除此之外,活动中亿欧汽车还短暂体验了新途锐的智能交互系统。

到2020年交付40万辆新能源汽车

在活动的第一部分,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强调了中国市场对于大众汽车集团的重要意义。面对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带来的全新挑战,如何保证大众在华的既有领先地位是该公司的当务之急。值得注意的是,海兹曼将该公司的愿景描述为“为消费者提供以人为本的移动出行服务”,接下来大众集团的业务中心也将围绕电动出行、数字化网络和自动驾驶技术展开。

基于上述判断,大众集团宣布将在明年一年内与合作伙伴在中国共投资40亿欧元,用于电动汽车、互联互通、移动出行服务、研发、高效生产流程及新产品开发等领域。“通过持续、强有力的投入,我们将实现转型,为客户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海兹曼说道。目前,大众集团的合资伙伴已经有三家——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江淮大众

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上述的三家公司将成为大众集团实现愿景落地的重要途径。海兹曼宣布,在未来两年内,大众集团旗下品牌将推出超过30款新能源车型,其中一半将会在中国本土生产。该公司计划到2020年在中国交付40万辆新能源汽车,并最终到2025年交付150万辆。

奥迪中国将负责大众汽车集团在华高压电池电芯开发

(奥迪中国将负责大众汽车集团在华高压电池电芯开发)

此外,奥迪的纯电动SUV e-tron也再次以VR的形式亮相展示。对于大众而言,奥迪品牌将成为电动化攻势的“尖刀连”。带伤“出战”的奥迪中国新总裁欧阳谦表示,到2025年,奥迪将在全国各主要市场发布12款电动车型,新能源车型届时预计将占奥迪销量的三分之一。而e-tron将于2019年作为进口车引入国内,从2020年开始国产。为此,奥迪中国的研发团队规模将扩充到原先的3倍,该公司还将负责大众汽车集团在华高压电池电芯的研发工作。

在大众其他新能源车辆的生产制造方面,基于纯电动平台MEB打造的纯电动汽车将在2020年于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和上汽大众安亭工厂下线。而在电动汽车的大功率快充网络方面,大众集团将在华建设100kW的快充桩,让用户充电15分钟即可获得400公里的续驶里程。

此外在自动驾驶领域,大众集团旗下的奥迪品牌已经在北京和无锡拿到了L4级自动驾驶测试牌照。而大众汽车品牌也在近日加入了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平台,以及Apollo理事会。

首款人工智能联网汽车即将发布

在2017年底的广州车展上,大众集团也是在同一个活动场地发布了移动出行品牌“逸驾”。而在11月15日的活动上,大众汽车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一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CEO苏伟铭在海兹曼之后上台介绍了公司的最新进展。令人惊讶的是,苏伟铭的环节以他和大众集团的女性人工智能形象“索菲亚”的对话展开。亿欧汽车推断,今后大众集团旗下车型的语音助手或将都由索菲亚担当,不过那时语音助手的形象应该不会像今天这样惊悚。

苏伟铭透露,目前,逸驾智能正在通过与不同领域的伙伴合作,打造一个能为用户提供集设备和功能为一体的智能生态系统,让其享受多元化的智能移动出行服务。在此基础上,大众汽车集团首款基于人工智能的联网汽车将很快在中国发布,该车型将搭载语音识别、在线导航、充电、停车和支付功能,以及其他包括在线娱乐在内的服务。

在活动现场的体验区域,亿欧汽车记者体验到了全新一代途锐的语音交互和智能行车系统。在这款大众汽车品牌的新旗舰上,1920×1020分辨率的15英寸中控屏、12英寸液晶仪表和彩色HUD共同构成了车辆的视觉和触觉交互系统。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车载语音和呼叫中心享受导航、目的地搜索等服务。

全新一代途锐车载信息系统

(全新一代途锐车载信息系统)

在体验过程中,亿欧汽车记者能够感受到新途锐智能系统硬件和UI界面的品质感,其交互逻辑和智能手机非常类似,有助于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不过似乎是由于室内信号的原因,车机内置的高德导航无法读取道路实时路况等动态信息,语音交互识别率、语义理解水平也不能令人满意。现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该车型的移动网络服务是由中国移动提供的,用户在买车后获赠3GB的流量。不过要注意的是,这3GB的流量是终身而非每月赠送的,因此购车者还需要后续购买流量。这与国内自主品牌们纷纷推出的“基础流量免费”服务大相径庭。

从大众集团今年的发布会可以看到,这家汽车巨头的2018年以SUV之年和“众前行,致未来”开启,最终以强调电气化和数字化的“智行·新景”为结束,其中蕴含着的对于“转型”的渴求几乎力透纸背。这样来看,中国车市正迎来越发严酷的竞争形势。生存在寒冬,是留给每个强者挑战与机会。

0 条评论
图片
图片 确定
注册
验证码
手机修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