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动态推广

小鹏汽车的资本游戏:300亿融资仍在路上

2019/05/08 07:11
中国经营报
2409   0



小鹏汽车肇庆工厂现场,可以看出已经封顶。

本报记者翁榕涛/摄影

本报记者翁榕涛赵越童海华广州报道

近日,小鹏汽车在上海车展发布首款智能电动轿跑小鹏P7,并表示这款车将由自家的工厂进行生产。值得注意的是,4月24日海马汽车因为三年来未盈利,股票名称更名为“ST海马”,面临退市风险。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小鹏汽车的第一款量产车由海马汽车负责生产,新势力选择代工模式的重要原因在于获取资质和降低成本,因为汽车制造是十分复杂的事情。”

实际上,2018年何小鹏和蔚来汽车立下赌局后,蔚来成功在年底实现了万辆交付,而小鹏汽车自己的规模交付却一再延迟,一直拖到今年7月份。

与第一款量产车型小鹏G3由海马汽车工厂代工不同,此次小鹏汽车第二款量产车型“押注”在自家的肇庆工厂,并给出了明确的生产时间表,即2019年第三季度就能投入生产。

日前,本报记者走访位于肇庆的小鹏汽车智能生产基地,发现2018年还在填土阶段的一期项目工厂已建起了主体框架,二期项目是一片荒地,现场情况显示其刚开始建设不久。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肇庆工厂的建设是小鹏汽车外包给第三方建筑公司,此前出现过建筑公司拖欠工人工资的情况,这可能导致建设进度受到影响。”

工厂在建仍未获得生产资质

小鹏汽车将工厂建设外包给十几家建筑方以及第三方公司,有的公司曾经被曝出拖欠工人工资,他认为这个可能影响工程进度。

从PPT造车到真正实现落地生产,能否成功量产交付成为造车新势力的“分水岭”,小鹏汽车作为行业的先行者,在量产交付上也遇到过不少问题。据此前规划,小鹏汽车于2017年5月宣布在广东省肇庆市投资建厂,一、二期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年产能10万辆。

去年8月份,记者曾实地走访小鹏汽车肇庆智能生产工厂,当时发现工厂建设近两年,仍处于填土铺地阶段,远望仍是一片荒地。近日,记者再次来到该工厂,发现曾经的荒地已经建起了工厂的主体框架,而二期项目显示刚刚开始建设。在场的保安态度较为谨慎,当记者拿出手机靠近工厂时,对方警告说不能拍照。

记者从小鹏汽车工厂工地的保安,保洁等工作人员了解到,他们是去年11月、12月来到小鹏工厂,比起他们刚来的时候,小鹏汽车工厂的建设进度已经有了不小的提升。

在主体工厂旁边大约300米的地方,写有“肇庆小鹏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项目”的招牌,里面有两栋活动板房,据了解这里为小鹏汽车肇庆工厂的办公地点,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鹏汽车工厂官方声明是今年9月30日正式完工投产,至于能不能按时投产,可能还要看进度。”

上述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小鹏汽车将工厂建设外包给十几家建筑方以及第三方公司,有的公司曾经被曝出拖欠工人工资,他认为这个可能影响工程进度。另外,据他所知,最近一家建筑公司传言要退出建设。不过,当记者追问具体是哪家建筑公司要退出,该工作人员并没有说出公司名称。

中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向记者分析,“造车很多工艺复杂,在具体制造时,各种流程需要细化,这可能花费车企巨大的时间成本。另外,部分车企在资质申请上也出现延迟,有时候产品都出来了,相关资质还没有下来。”

早在2017年7月,小鹏汽车1.0就获得国家工信部颁发给造车新势力的首张产品公告。在2018年9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第311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在海马汽车一栏产品中出现了小鹏牌电动轿车,这意味着小鹏汽车的量产产品获得工信部颁发的产品资质。然而至今,小鹏汽车依然没有获得生产资质。

纵观已获得“双资质”的新能源车企,多数有传统车企背景,相对而言造车新势力在获得生产资质的过程较为艰难。

去年12月,造车新势力车和家下属子公司作价6.5亿元收购力帆集团持有的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以此解决了生产资质问题;更早之前,威马汽车收购大连黄海汽车有限公司100%股份,大连黄海拥有除轿车以外,其他汽车产品生产资质。

由于国家发改委加强了对新能源车生产资质的要求,通过收购传统汽车企业解决资质问题这条“捷径”也已被收紧。去年底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新规明确提出了“纯电动汽车产品上两个年度累计境内外市场销售并登记注册的数量大于3万辆纯电动乘用车或3000辆纯电动商用车,或上两个年度纯电动汽车产品累计销售额大于30亿元”的要求。

以目前情况来看,在没有取得生产资质之前,小鹏汽车不得不依靠海马汽车代工。即使在2019年9月30日肇庆汽车工厂顺利完工,小鹏汽车若未能满足两年内销量大于3万辆或者销售额大于30亿元,也难以获得生产资质进而实现量产汽车。

本报记者就肇庆工厂建设进度、生产资质等问题致函采访小鹏汽车品牌部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挤牙膏”式交付代工企业产量滑坡

小鹏G3交付时间一再延迟,承诺规模化交付时间从2018年底一直拖到今年7月份。

根据规划,小鹏汽车的首款量产车G3将采用代工生产的方式,并在2018年大规模量产上市,而实际上,小鹏G3交付时间却一再延迟,承诺规模化交付时间从2018年底一直拖到今年7月份。此外,在小鹏汽车APP的“鹏友圈”板块中,有多位预订的车主抱怨交付延迟。

目前小鹏G3主要由海马汽车代工生产,4月22日,海马汽车披露了2018年度报告。在该业绩周期内,海马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6.37亿元,同比扩大64.65%,年报披露2天后,海马汽车因为三年来未盈利被上交所特别对待,股票名称更名为“ST海马”。

然而根据上市公司年报,2017年海马汽车研发资金投入仍有6.6亿元,2018年前三季度却仅投入6700万元,近3年海马汽车产、销量逐年大幅下降,2016年海马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22.08万辆、21.64万辆,到了2017年则降低为13.46万辆、14.03万辆,而2018年更是断崖式下跌到6.02万辆、6.75万辆,产销量相比2016年下降了72.73%、68.80%。

即便步入到2019年,海马汽车的情况已不容乐观,海马汽车曾提及,因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较大,海马汽车将停产部分纯电动车型。

小鹏汽车交付延迟是否和代工模式有关?华泰证券方面提到,代工模式艰难的主要原因是品控困难,代工生产从理论和实际层面都难以满足新兴电动车的生产要求,新势力在生产制造上热衷追求高难度创新。

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认为,“新势力造车延迟交付主要是因为产能爬坡遇困所致,特斯拉曾经长期受制于产能爬坡问题,可以这样说,新能源车的产能爬坡确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涉及装配工艺和流程优化的问题,也有可能涉及产品设计优化的问题,或者是供应商供应产品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改进才能保证产品一致性。”

300亿融资仍在路上已有股东“离场”

2018年以来,小鹏汽车的融资速度明显加快,已完成B轮和B+轮两轮融资,以及两轮战略投资。

从融资情况来看,小鹏汽车目前已获得140亿元的融资,不乏阿里巴巴、高瓴资本、GGV纪源资本、IDG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加持。然而,这对于“烧钱”的造车新势力而言似乎仍远远不够。小鹏汽车多位高管曾表示在2019年底之前要累计获得300亿元融资。在富士康退出投资离场后,小鹏汽车计划上市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中国金融智库研究员余丰慧认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困境已经扑面而来。政府补贴的减少,新能源汽车厂商蜂拥而至,特斯拉成功登陆上海等等因素,将会造成竞争越来越激烈,造车新势力的主要出路是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此时如果急于上市并非明智选择,可能会出现部分股东“套现”离场。

其实,小鹏汽车在富士康退出投资之前,已有一批股东“套现”离场。企业信息工商系统显示,2016年11月25日,橙行汽车股东列表除了创始团队四位创始人,首次新增一名机构股东,即天津极客橙行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天津极客”),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15日,背后涉及用友科技、360奇虎和今日头条系等关联机构,但截至2018年7月,这部分股东已基本完成退出。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天津极客的母公司为北京传奇极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下称“传奇极客咨询”),该公司的最终受益人包括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用友软件董事长王文京等,股东则包括奇虎360软件(北京)有限公司、今日头条下属子公司北京闪星科技有限公司等。

2018年以来,小鹏汽车的融资速度明显加快,已完成B轮和B+轮两轮融资,以及两轮战略投资。2018年1月完成22亿元B轮融资,阿里巴巴、富士康、IDG联合领投;2018年8月获得春华资本、晨兴资本以及何小鹏本人总额40亿元B+轮融资。

而作为最早投资小鹏汽车的唯一机构股东,天津极客公司在2018年11月21日完成退出,与此同时,小鹏汽车新增多位投资方,何小鹏于去年底透露,小鹏汽车融资额超过100亿元,投资人已经超过50家。

在蔚来汽车成功IPO后,小鹏汽车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利用上市以外的方式融资300亿元。何小鹏曾表示:“只要熬过最痛苦的时间,企业就很有可能持续,所以小鹏汽车要先活过3年。”

来源:中国经营报

0 条评论
图片
图片 确定
注册
验证码
手机修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