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

扬长补短四川抢占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高地

2019/06/26 09:03
华夏经纬网
1561   0

政策亮点

  新能源汽车——打造1-2户四川品牌新能源汽车整车龙头企业,培育3-5户知名品牌企业。力争到2022年,全省实现新能源汽车生产15万辆,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

  智能网联汽车——利用“中德合作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标准及测试验证试点示范”项目,打造国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检测、测试标准试验示范基地。力争到2022年建成50平方公里的综合示范区,力争全省实现总产值300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省新建集中式充换电站600座以上,分散式充电桩27万个以上,满足23.8万辆以上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基本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充电服务市场

  近日,我省《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培育方案》印发,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3个方面提出明确发展目标,力争将四川打造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与应用基地。这也标志着四川正式打响了抢占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的发令枪。

  抢占高地,四川基础如何,又将如何行动?记者走访相关人士。

  把脉产业风口将至,我省有“长”有“短”

  我省提出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并细分出16个重点产业领域,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是其中之一。“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现实所需。”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汽车产业处相关负责人说。

  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占有率将逼近10%,2030年突破40%。智能网联汽车有望于2025年实现市场化,2035年在全球汽车市场总销量达9%以上。

  面对机遇,我省既要扬长,更要补短。

  近年,我省积极开展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试点示范,不少走在西部甚至全国前列。氢燃料电池客车商业示范运行就是其中之一。去年6月,采用东方电气自主知识产权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首批10台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在成都市郫都区实现商业运行,我省成为全国第2个开展氢燃料电池客车商业示范运行的省份。今年4月,中国西部首条氢燃料电池自动化生产线在川正式投用。

  “但从整体来看,我们与发达地区仍有不小差距。”该负责人说,目前我省已具备年产1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能力,共有生产企业18户、关键零部件企业68户、研发销售运营企业14户,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可是,整车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较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

  从产品看,“四川造”新能源汽车缺乏纯电动轿车产品。省内电池企业呈散、小、弱格局,电池产品也多为省外采购。从研发投入看,引进企业大多未在川设立研发中心,本土车企更多处于跟跑阶段,创新投入不足。充电桩建设也低于国内先进省市水平。截至去年底,我省有2万余个充电桩,车桩比为3.2:1。而在上海,2017年车桩比已达1.3:1。

  行动着力攻克瓶颈技术,提升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整车综合性能等

  瞄准新能源+智能,我省目标明确。《培育方案》提出,将启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并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项目支持,着力攻克关键技术、瓶颈技术,全面提升我省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关键技术水平和整车综合性能。

  5G商用牌照发放,为智能网联汽车打开更大想象空间。《培育方案》明确,将实施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目前,“中德合作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标准及测试验证试点示范”四川试验基地项目正开展前期准备,力争到2020年建成5平方公里的半开放式体验区;2022年建成50平方公里的综合示范区……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将成为吸引国内外车联网产业企业向我省聚集的重要契机。

  “要实现低成本、长寿命,国产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路还很长,需多方协同创新攻关。”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文铨指出。目前,四川正积极搭建技术创新平台,支持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开展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膜电极性能提升和发动机低温启动关键技术研发等。

  强有力的企业和项目支撑也是未来重点。《培育方案》提出,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航空母舰”。我省将大力支持一汽丰田技改扩能项目,引入国际领先的新能源轿车产品。推动一汽大众、成都吉利、绵阳华瑞通过技术改造,引入新能源乘用车产品。支持四川江淮引入新能源汽车产品,推进宜宾奇瑞新能源汽车项目早日投产达效。我省将着力打造1-2户四川品牌新能源汽车整车龙头企业,培育3-5户知名品牌企业。力争到2022年,全省实现新能源汽车生产15万辆,总产值达1000亿元。□王若晔 记者 朱雪黎

  来源:四川日报

0 条评论
图片
图片 确定
注册
验证码
手机修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