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热点

【东风故事】当年,全国最先进的发动机试验室在二汽

东风官网
1395   0

【东风故事】当年,全国最先进的发动机试验室在二汽

闵佟谈二汽当时如何建成全国最先进的发动机试验室的经历

【东风故事】当年,全国最先进的发动机试验室在二汽

闵佟介绍发动机试验室设计方案的情景

【东风故事】当年,全国最先进的发动机试验室在二汽

闵佟讲述引进康明斯B系列发动机的历程

【东风故事】当年,全国最先进的发动机试验室在二汽

1990年,装备了康明斯B系列发动机的“八平柴”下线盛况

口述者,闵佟,原第二汽车制造厂技术中心主任、东风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东风公司副总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1940年1月,我出生在成都郊区,七八岁时,因父亲工作调动,在重庆待了两年,后又回到成都。1952年到天津上学,两年后考入天津一中。我对汽车和发动机的热爱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高二时,我们有门课外课,叫热机课,我特别感兴趣。不久,又有机会接触学校唯一一辆教学用的破旧小轿车,是英国奥斯汀轿车,可以把它拆开看。那时我就有一个志向,将来上大学一定要学汽车,学发动机。后来,我考上了清华大学,就读于动力机械系。

我有一个梦想:建设先进的发动机试验室

我来到二汽之前,在一汽设计处发动机试验室工作了四年。一汽是前苏联援建的,设计处的发动机试验室仅有四个发动机试验台架,只够维持配合现生产之需,没有能力搞开发。

1967年,我自愿申请调到二汽。那时候,十堰这个地方,“金木水火土”都没有,我们很多人就住在当地老乡的猪圈旁,住芦席棚,住“干打垒”。那种条件下,我却有一个梦,梦想在二汽建设一个像样的发动机试验室。

我和发动机试验室筹备组的同事们做了很多调查,考察调研了国内十几家同行的试验室,学习和吸取他们的建设经验教训。大家卯足了劲儿,准备在二汽建设的大潮中大干一场!

说到追逐梦想的过程,必须要讲一讲时任二汽总工程师的陈祖涛。

第一次见面时,我们没有任何寒暄,陈祖涛直接就问我打算怎么做。我陈述了初步设想和目前最大的困难——面积和资金都不够。陈祖涛听后对我说:“不够?你要多少?”

他猛地这么一问,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也不敢多要,一鼓勇气,就把需要的面积和投资金额报了出来,心里预备着他往下“砍”,没想到他说:“不用管面积和投资,你做一个你认为最好的方案,一个星期后我来听你汇报。”

就像见到了救星似的,回去后我就按照“最好的方案”这个原则重新做了设计,结果是超出了原来的三倍面积。几天后,他真的来了,听完我的工艺设计思路和说明后,他问我:“你觉得你的思想‘解放’了吗?”我愣住了,想了想说:“还没有完全‘解放’,被禁锢太久了。”

“那行,太多了我也拿不出来,就先‘解放’到这儿吧!”陈祖涛当场拍板就照这个方案干!虽然方案还称不上“最理想”,但在当时的中国汽车行业也算是独树一帜了。

此后,我们一心扑在试验室建设上,在试验设备供应厂商与单位之间来回奔波,六年时间就这样过去了。1979年,发动机试验室终于建成投入使用,并创造了好几个“国内第一”:“国内第一个模拟高原条件下发动机性能试验室”“国内第一个整车冷启动试验和热带气候下冷却系试验的环境试验室”“国内第一个用于噪声研究的消声室和同位素试验室”……

在当时,这个试验室是全国最先进的发动机试验室,也是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来到二汽必须参观访问的项目。按现在的话说,就是“网红打卡地”。

有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后,技术中心又陆续建设了两个更为先进的发动机试验室,极大地提升了试验验证能力,卓有成效地推进了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工作,为东风领跑市场、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来自康明斯B系列发动机的挑战:我要做好发动机的匹配应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二汽亟需从国外引进技术的关键时期。美国康明斯公司新开发的B、C两个系列发动机,排量和功率范围正好符合二汽准备开发的EQ153八吨平头柴油车和五吨车换代的需求。但国家只批准引进一个,最终,二汽决定引进B系列,希望同时用在五吨车和八吨车两款车型上。

当时,我正在美国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参与康明斯C系列发动机的开发。那段时间,我曾亲眼看到过跑了80万公里的B系列发动机,拆解下来的零件依旧非常漂亮,有的甚至连加工纹路都清晰可见。回国后,陈清泰厂长问我B系列发动机到底行不行?我拍着胸脯保证“引进这款发动机绝对没有问题。”

为了验证B系列是否符合应用需要,二汽向康明斯买了30台发动机做试验。其中有两台装在五吨车上,并在襄阳和云南分别试跑。但是,两辆车跑了没多久就都出现早上打不着火、踩油门冒黑烟、爬坡没力等问题,与我们的预想差距甚大。

那时候,我任职技术中心汽车设计试验室副主任,主管发动机设计开发。我和发动机设计科科长刘裕昭将襄阳那台发动机拿回来分析,上台架做试验,原本130马力的发动机,在试验中却连100马力都达不到。拆开发动机才发现,缸筒磨出了台阶,挺杆磨成了凹面,活塞断成了五节,内部一塌糊涂。

康明斯公司委派了设计科长黑格先生来到十堰,他听完我们的陈述后,要求打开进气管的盖板,里面全是灰,“进了这么多尘土,发动机不磨损才怪!”黑格说道。这对我来说教训非常大,我们竟然在试验中疏忽了这点。

经过仔细检查,我们发现由于柴油机震动较大,将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底部撕裂了,维修时,我们又忽视了进气密封,而且试验车跑了两万多公里都没有更换机油和机油滤,这才导致试验出了问题。

查明问题原因,我们就有了整改方向——给新的发动机安上空气滤清器,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全速全负荷1000小时,车辆顺顺当当地运行了下来。试验结束后,我们拆开发动机,发现零件基本跟新的差不多,测量尺寸甚至还在成品的公差范围内。

所有人的心,终于放下了。1990年,装备B系列发动机的八平柴终于投产。

28年东风时光,占据了我全部青春岁月,可以说,我和伙伴们完成了我们应该完成的使命。

创业时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令人难忘。我们举着马灯,在芦席棚里造车,在干打垒里生活;难忘八十年代,我们技术攻关,实现B系列发动机国产化;难忘九十年代,“计划”与“市场”的剧烈碰撞,我们主动变革,抢占市场先机。

曾有一位发动机试验室的年轻技工问我,是什么支持着你们度过那些艰难和挑战?我想,我这几十年的经历是最好的回答——“我想要不辜负这个时代!现在,东风各方面条件比我刚来时好了很多,希望年轻的研发人在干着自己想干的事业时,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的期望!”

0 条评论
图片
图片 确定
注册
验证码
手机修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