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过冬“续航焦虑”卷土重来政策车企发力能否缓解“低温之困”?
西安南郊某汽车充电站内,不少车辆正在充电。
“天气一冷,电动汽车的电池续航能力又大打折扣了。”近日,有市民在采访中向记者抱怨。
冬季续航里程缩短、电池充电速度变慢、空调暖风系统耗电量大……近几年,每到寒潮来袭时,电动汽车“慎开暖风”“充电慢”“排队久”等话题热度就会升温,电动汽车车主会再次陷入续航“缩水”的烦恼。
续航“打折” 充电问题也随之而来
2023年12月中旬以来,包括西安在内,我国多地集中出现了寒潮、雨雪、低温冰冻等各类低温天气。
西安市民朱珩的焦虑也随之而来。3年前他购买了一辆纯电动汽车,新车买来时续航里程有400多公里,自打去年11月底天气转冷后,朱珩就发现车辆续航里程“缩水”,开车时掉电特别厉害。
“续航衰减太严重了,本来平时我的车充满电能跑400公里左右,最近只能跑200多公里。室外温度低,上车又得开空调,跑在路上对续航更是心里没底了。最近我开车,随时需要关注续航里程,总担心开到一半路上没电了,现在轻易都不敢上高速。”
冬季电动汽车续航“打折”让车主“头疼”的同时,充电问题也随之而来。
数据显示,从充电次数方面统计,夏季时单次充电间隔为3天或以上的车主达80%,但在冬季同样的统计下,人数比例则降至45%。同时,冬季每天充电和隔天充电的车主人数分别增加5%和30%。
同样驾驶新能源电动车的刘园,由于目前还未购买固定车位,所以他充电需要去公共充电桩。而入冬气温下降后,他就发现车辆充电时间明显变长了。“以前在快充桩,充满电只要半个小时,现在差不多要1个小时。能在自家车库充电的人,晚上回去可以慢慢充。像我需要在外面充电,就要多耗费一倍的时间等待。”刘园告诉记者,冬季充电站里充电的车也多了起来,常去的充电站,最近几次去都得排队等位。
而在前不久的一则新闻报道中,一位乘客乘坐网约车时,要求开空调取暖,却被司机以省电为由拒绝,从而引发热议。这也从侧面折射出纯电动汽车冬季续航“缩水”带来的困扰。
冬季续航“缩水” 和这些原因有关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陈轶嵩表示,纯电动汽车冬季续航面临诸多挑战,这是近年来每到冬季,尤其是北方地区新能源车主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
电动汽车为何一到冬天就“受伤”?这主要和其电池的特性有关。
陈轶嵩介绍,从技术层面讨论冬季电动汽车续航短,首先是电池温度对性能的影响。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能源储存装置,其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在低温下,电池的电导率降低,内部电阻增加,导致电池的放电效率下降。这就意味着在低温天气下,电池会更快的失去电能,从而减少续航里程。
其次是能量密度下降。常规电动汽车磷酸铁锂电池在低温下可能经历能量密度下降的问题。也就是说,相同体积或重量的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存储的电能会更少,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
再者就是能量消耗增加。在冬季,为了保持车内温暖,电动汽车通常需要使用电力来运行供暖系统。额外的能耗也会减少可用于驱动车辆的电能,对续航产生负面影响。
陈轶嵩介绍,从电动汽车的发展来看,解决冬季续航短的难题,业内认为可采取多种措施。比如对电池技术改进研发,以提高电池在低温下的性能;对热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发展更为先进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确保在低温环境下电池能够维持适宜的工作温度;设计更为高效的车内供暖系统,以保持车内供暖时最小化的能量消耗;设计更加丰富的驾驶模式,允许驾驶者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选择最适合的驾驶模式;发展智能充电系统,该系统可以优化电池温度控制,以提高充电效率和延长电池寿命等。
新政推进 机遇与挑战并存
据了解,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给予了大量的优待措施。除了购置税减免、免费停车等优惠政策,还加大了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3年12月11日,工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调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强调了享受减免车辆购置税的纯电动乘用车、新能源客车等车型的技术要求。
公告明确,从2024年1月1日起,申请进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车型,需符合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从不低于100km提升到200km;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质量能量密度从不低于95Wh/kg提升为125Wh/kg。这也意味着,以后续航短和充电慢的车型,将不再被鼓励。
“在该政策的指导下,性能、续航里程、充电速度更好的车型,将有望缓解电动汽车车主的冬季续航焦虑。”陈轶嵩解释,该政策旨在促使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的提升,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
首先,新政策提高了纯电动乘用车的续航里程和动力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标准,对汽车制造商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为满足新的政策标准,汽车制造商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
其次,为达到更高的续航里程和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标准,企业需要采用更优质的电池技术和材料。这就可能导致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上升,从而对汽车售价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再者,为了适应更高的技术标准,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或需要进行调整。比如电池制造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等多个环节都需要升级技术和提高生产能力,以满足对更高性能和更高质量组件的需求。
此外,提高续航里程和能量密度标准,可能会提高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期望,激发用户对高续航里程和能量密度的新能源汽车需求,从而影响到用户购车的决策,改变现有新能源汽车市场。
“总体而言,这一政策的调整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和性能要求,既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动力,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陈轶嵩坦言,放眼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升级和调整,还需要相关产业各方共同努力应对。”
车企发力 升级技术以期解决“痛点”
记者了解到,公开信息显示,去年以来,国内不少车企通过电池技术升级等,来应对新能源汽车的冬季续航焦虑。
比如有车企选用能量密度更高、性能更稳定的电池提升冬季续航。例如,采用三元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在低温环境下性能表现较好。据某汽车制造商提供的数据显示,其采用三元锂电池的电动汽车在-20℃的环境下仍能保持80%的放电容量。同时,有一些新型电池技术如固态电池等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还有车型针对冬季能耗高的特点,采用热泵技术的空调系统可以更省电地提供温暖的车内环境。根据某车型的实测数据,使用热泵技术的空调系统比传统的PTC加热器节省能耗约50%。
一些车企还通过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能耗情况,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智能调节。例如,在低温环境下,系统会自动调整电池的预热状态,以保持电池的最佳性能。据某汽车制造商提供的数据显示,通过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的应用,其电动汽车在冬季的续航里程提高了约20%。
此外,一些新能源汽车还通过低风阻外形设计、能量回收系统强化、驾驶习惯优化等措施来进一步降低能耗和提高续航里程。
文/图 首席记者 梁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