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国内产销增速超50%,东北等地或成“禁区”?
在车市整体产销量有所下滑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依旧保持高速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9%和61.7%。
不过相比燃油车,新能源车依然劣势明显。现有的电池技术会因低温气候、性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包括充电时间、续航、动力输出等。那么,当新能源遇上气温严寒的东北等地时,是否只能将其视作“禁地”呢?
图片CNSPHOTO提供
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
28年来汽车产销量虽然有高有低,但在2018年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不过,新能源汽车却依旧保持强劲势头——国内产销增速均超50%。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董大健此前表示,“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方面,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发展环境,贯彻落实《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油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研究制定2021年-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积分比例,进一步完善充电、停车、通行等使用环节的鼓励政策。”
从全国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最初是从公共交通开始,然后再扩展到个人消费。哈尔滨也不例外,2017年12月开始,每年新增或更新的机关、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公共机构公务用车以及公交客车、环卫车辆等,其新能源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30%。
东北等地或成“禁区”?
里程焦虑,一直是新能源车,特别是电动车无法摆脱的顽疾。
与其他地区相比,哈尔滨的冬天显得更长、更冷。据了解,哈尔滨从11月起,温度就低于零下10度。冬天最冷的月份是每年的1月份,温度在零下12度到零下22度之间。这也使得电动车在东北地区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
部分业内专家曾公开表示,目前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随着技术提升在不断增加,但是一到了东北续航里程就难以保证,基本上在零下20多度的气温下,续航里程就是“腰斩”。哪怕是价值百万的进口特斯拉都是一样,目前国外电池研发制造企业也没有太好办法应对严寒。
据悉,公交和邮政系统的新能源汽车,晚上在暖库存放充电,这可以使他们在东北的寒夜保持足够的抵抗力,解决低温造成的部分问题。由此可见,如果将新能源汽车的一些配套设施做的更加完善,未来在“禁区”推广开也并非难事。
(综合自:北京时间、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