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他道破了电动车行业那“皇帝的新衣”
在近日举办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先生发难电池成本日益升高,这无疑揭出了人们一直不敢直言的现实——纯电动汽车产业是个规模成本型产业(规模越大成本越高),而规模成本型产业没有未来。
曾庆洪在发言中直言道:“目前动力电池成本占到汽车总成本的40%、50%、60%,那我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在新能源汽车需求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一路暴涨,就是我们的磷酸铁锂,一、两年前要2万、3万;2020年8、9月份的时候2万;去年一
月份的时候4万、5万;现在51万,太离谱了。”曾先生发言的视频瞬间引爆网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实际上,曾先生说出了一个规律性的现实,即电动车销量越大,电池成本越高,且电动车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还远未达到市场饱和。另有消息显示,国际上锂的储量已经很少,只够人类再用10年。而从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发出的声音显示,目前电池回收形成产业化尚需时日,且在回收的有限的电池中,锂的回收率不可能达到100%。也就是说,目前世界上锂的储量不支撑电动汽车产业,因此电动车销量越大成本越高的现实已经摆在眼前。有消息说,改变现状的前提是材料方面有所突破,但新材料尚在实验阶段,形成产业化至少还要等5年时间。
有业内的企业家私下抱怨说,现在生产电动车的企业没有一家挣钱的,都在亏损,卖的越多亏的越多。从企业发布的财报看,相关数据完全支持这些企业家的说法,如果刨去国家给企业生产电动车的补贴,企业的亏损面更大。有意思的是,就连宁德时代也在抱怨自己利润很低。行业的利润都去哪了?与私下交谈中悲观的情绪完全不同,在各种大会上,似乎全产业都在为电动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大唱赞歌,营造出一派电动车产业繁荣昌盛的盛世景象。谁知,规模成本型产业——电动车这件“皇帝的新衣”竟被曾庆洪先生一语点破。
新能源作为产业变革的新赛道,到底什么能源能够替代燃油?作为方向性的替代能源需要具备哪些特性?如果这些问题不讨论清楚就盲目上马,结果难免违反客观规律,甚至导致产业规模的失败。在投资界有个铁律,如果你的项目是靠优惠、补贴等方式吸引消费者,那么这个项目投资人绝对不投。而电动汽车从定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之初,国家就一直提供补贴。在补贴不停的当下,企业已然支撑不住电池成本的上升了,以后国家是不是还要加大补贴力度?但无论增加多大的补贴力度,锂等稀有元素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谁能说当前电池价格暴涨和国家补贴无关呢?曾先生还希望有关部门协调电池价格问题,在原材料供需失衡的条件下怎么协调?
有消息显示,有关部门将调整双积分政策,核心目的就是用积分政策督促企业多生产电动汽车。然而,曾先生说的问题——电池成本随着产业规模扩大而日益暴涨怎么办?如果电动车的增产导致全行业亏损怎么办?如果因此出现汽车产业的倒闭潮,谁来负责?曾先生在会上没有讲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我国电动车用的是“脏电”,电动车越多燃煤发电量越大,和党中央提出的“3060战略”是否相悖?我国电力供应本来就不富裕,增加那么多用电的汽车,是否会造成区域性用电紧张,乃至拉闸限电问题?电池回收产业化远未形成,电池一旦对地下水系形成污染怎么办?让数以千万计的人迁徙吗?当电动汽车、低速电动车、电动自行车正逐步普及的时候,在没有电池回收体系支撑的环境下,请问哪里没有废弃电池的污染?
汽车产业之所以能够历经一个半世纪的发展生生不息,原因就在于这个产业是个规模效益型产业,即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如果人为让其走上规模成本型发展模式,那将是汽车产业的灭顶之灾。值得庆幸的是,在全行业都在为电动车销量持续增长而大唱赞歌的时候,曾庆洪先生居然道破了电动车产业那“皇帝的新衣”。我们希望曾先生这段讲话能够成为影响产业发展方向的引爆点,我们为曾先生的大胆直言点赞。但令人沮丧的是,一些关键人物对企业因生产新能源汽车而造成亏损的数据视而不见,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否走上规模效益型发展道路我们拭目以待,并将持续追踪报道。为此,我们选择敢于说真话的曾庆洪先生为本期一周新闻人物。